最近我家的小三因為細支氣管炎住院, 我又成為了「住院」醫生. 我前兩個小孩都很運氣的沒在嬰兒時期住院, 小三卻逃不過全家病毒肆虐的命運, 在五一勞動節放假其期間, 去急診報到. 我兩夫妻都忙, 那天難得休息(因為本來這週要去義診, 結果因故取消), 在家看小三越來越喘, 趕緊又回到醫院報到. 果真事態嚴重, 不僅血氧濃度只有91%, 又發燒脫水, 肺都是痰音, 只好去住院了. 我一向都不是那種去醫院會跟大家表明「我是院內醫生」的人, 急診兒科的主治醫師剛好認識我, 詳細的跟我說明病情, 也做了適當的處置(非常棒的兒科醫生). 最終還是逃不過住院的命運, 當天又重新回到「住院」醫師的生涯, 成為家屬而住院了. 雖然我自己是個幫「嬰兒」手術的醫生, 看過這麼多「嬰兒」住院, 這還第一次體驗當「嬰兒」家屬的感覺. 只有一個字「忙」. 因為「嬰兒」不會咳痰, 所以住院過程就是「打點滴」,「吸藥」, 「吸蒸氣」, 「拍痰」. 這跟我們開齶裂的小朋友是一模一樣. (還真想找我們專業的專科護理師來幫忙抽痰呢!) 「嬰兒」有幾個特色, 1. 鼻子塞著時就不會想喝奶. (所以點滴很重要) 2. 有痰時, 如果胃裡面有奶, 奶就會吐出來. (所以吸藥前後不能喝奶, 不然就是一直換床單, 換衣服) 3. 嬰兒不會咳痰, 所以要不斷「姿勢性引流」(就是拍痰) 當然, 這不是這篇文章的重點(我又不是小兒科醫師, 只是剛好學習如何照顧生病的嬰兒)
重點是, 成為一個家屬的心情. 整個住院的過程都讓我對我的「嬰兒」病人家屬感同身受, 實質的感受在長庚兒科住院的心情. 1. 護理師真的很棒. 照顧我小三的護理師都很專業而小心. 2. 長庚的單人房真的很大, 物超所值. 3. 主治醫師很專業, 也非常詳細的解說病情 唯一令人不滿的是當天值班的第一年領有醫生執照的「一般醫學訓練醫生」, 非常不專業. 不僅專業度很差, 也沒有做正確的處置. 當然她也許只是一個特例, 卻讓我下定決心在每一次有醫學生來跟我學習的時候, 我都要把我在加拿大病童醫院學習的那一年的經驗, 分享出去. 這讓我覺得, 遠比那些專業知識來得重要. 這次「住院」, 又學習了很多. 我想, 又會改變我們的一些做法了.
0 評論
發表回覆。 |
作者一位女整形外科醫師, 以小兒顱顏手術為職志。 類別
全部
封存檔
十一月 2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