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歲的牙齦手術
唇顎裂的寶寶因為牙齦裂開, 就算唇裂, 顎裂手術修補好的之後, 牙齦還是有骨骼的缺損. 這個缺損的部位往往是患側側門牙的位置,所以側門牙沒長出來很常見。但是原本位於側門牙旁的犬齒也會受到影響。沒有骨頭,犬齒可以會長不出來或鬆脫。
如果沒有做牙齦手術, 會有幾個問題, 包括可能有口鼻漏, 食物填塞, 口腔清潔不易, 蛀牙, 牙齒排列不整, 牙床不穩. 也常見鼻過敏。
臨床上, 我們有遇過一些寶寶時期開完刀,之後就沒有回來追蹤的病患, 自然也沒做牙齦手術. 通常大了以後回來, 多因為牙齒的問題, 也有人是因為慢性鼻竇炎. 因為口腔食物細菌延伸到鼻腔, 造成感染, 進而影響生活. 雖然這個手術沒有唇顎裂手術有影響到外表和語言, 但也是必要的手術.
牙齦手術的時機?
也許有人想問, 為什麼唇裂手術時不一起縫合? 事實上, 確實可以在唇裂手術時一起縫合, 但是長期的追蹤會發現, 越早做牙齦手術, 越會影響上顎的發育. 所以我們選在目前世界上多數醫學中心所採用的時程, 在9-11歲之間. 牙科醫師會看成牙生長的情況, 一般來說, 當門牙長出來後, 而且患側的犬齒開始準備冒出來的時候, 就是牙齦縫合最好的時機.
為什麼有些人要做術前矯正, 有些人不用?
術前矯正的目的, 是把裂隙周遭的牙齒排列好, 以利手術的進行. 矯正也可以幫助裂隙維持一個適當的間距, 就手術醫師來說, 間距太小或是間距太大都很難縫合, 裂隙間有牙齒也很難縫合. 事實上, 唇顎裂的牙齦縫合手術並不簡單, 手術的成功必須仰賴病患的配合(口腔清潔, 維持牙齦健康), 矯正牙科醫師的經驗(製造一個適當的裂隙), 以及外科醫師的經驗和技術。
到底要不要植骨?
傳統的牙齦手術必須要娶腰部的骼骨骨髓來填補裂隙. 但是開完的小朋友往往都會因為腰部的疼痛而無法正常行走, 必須臥床數天. 反而是牙齦的傷口並不會這麼疼痛. 因為過去多年的觀察, 發現有些植骨手術失敗的病患身上, 進行單純牙齦縫合手術後,反而有長骨頭, 所以在過去幾年做了一個前瞻性研究. (感謝2015, 2016接受牙齦手術的小朋友的配合)這研究在一年的追蹤發現, 配合矯正, 就算沒有植骨只做牙齦縫合, 結果也會長骨頭. 結果和植骨那組小朋友比起來,骨頭的量,沒有統計學上的差異. 好處是少了取骨的痛,而且術後不會感染(因為沒植骨),減少住院的時間。
治療流程
通常唇顎裂小朋友會在約八歲到九歲之間到顱顏門診來評估是否要進行術前矯正, 確定要進行矯正之後, 會由牙科進行矯正補助的申請. 同時在外科醫師這裡確定手術大約的時間, 這樣矯正牙科醫師就可以確認上矯正器的時程. 一般來說, 矯正時程約為六個月. 在手術前兩個月左右再回外科醫師的門診確認矯正的進度符合手術的需求, 再開立住院單以及術前檢查單, 所以大部分的手術時程約在九歲到十歲中間.
附上英國Great Ormond Street醫院的植骨衛教影片
按一下這裡來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