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庚兒童整形顱顏外科 盧亭辰醫師
  • 首頁
  • 簡介
  • 頭型異常
    • 如何睡出理想的頭型?
    • 姿勢性頭型異常 >
      • 寶寶頭型怪怪的, 是顱縫早閉症嗎?
    • 被診斷出顱縫早閉症, 該怎麼處理?
    • 顱縫早閉症造成的腦壓上升
    • 顱縫早閉造成的小腦扁桃體脫垂
    • 矢狀顱縫早閉 >
      • 矢狀顱縫早閉症最新治療指引(2021)
      • 非典型矢狀顱縫早閉治療指引
      • 矢狀顱縫早閉 案例分享
    • 單側冠狀顱縫早閉 >
      • 單側冠狀顱縫早閉最新治療指引
      • 單側冠狀顱縫早閉 家屬分享
    • 額狀顱縫早閉 >
      • 額縫早閉最新治療指引
      • 輕度額縫顱縫早閉
    • 人字縫顱縫早閉
    • 雙側冠狀顱縫早閉
    • 多條顱縫早閉 >
      • 亞伯氏症候群Apert Syndrome
      • 案例分享 小檸檬的故事(新聞)
      • 顱縫早閉 案例分享
    • 2022顱縫早閉治療指引
  • 唇腭裂
    • 產前超音波發現唇腭裂
    • 唇腭裂寶寶, 該做些什麼檢查?
    • 唇腭裂寶寶專用奶瓶資訊
    • 一期的唇裂手術 >
      • 長庚唇裂手術的演進
      • 唇裂術後護理照顧
    • 周歲的腭裂手術 >
      • 中耳積水及聽力問題
      • 顎裂手術後護理
    • 隱性顎裂
    • 唇腭裂寶寶的聽與說
    • 語音矯正手術
    • 十歲的牙齦植骨手術 >
      • 牙床植骨術後照顧
    • 正顎手術 >
      • 正顎手術併發症
      • 正顎手術 術後衛教
    • 二期唇鼻美容手術 >
      • 唇鼻整修手術術後照顧
    • 其他相關手術
    • 殘障手冊, 重大傷病, 罕見疾病??
    • 我的唇顎裂寶寶將來需要正顎手術嗎?
    • 唇顎裂寶寶牙齒的健保補助
  • 其他顱顏疾病
    • 皮爾羅賓症候群
    • 半邊小臉症(巨口症)
    • 眼距過寬症候群
    • 漸行性半臉萎縮症Parry-Romberg disease
  • 醫生介紹
  • 聯絡方式及掛號
  • 部落格
(以下內容轉載自「問8醫療新聞網」)

寶寶被診斷出顱縫早閉症, 該怎麼處理?


顱縫早閉是頭顱縫隙過早癒合,有些跟基因有關,
​有些沒有特定的原因,跟胚胎發育的環境有關
。
一般來說,顱縫早閉在媽媽肚子裡就已經發生了,所以出生後有經驗的醫師就看得出來。
但是也有些寶寶出生是一條顱縫早閉,後來相近的顱縫也癒合,所以頭型會越來越異常。
如果發現寶寶的頭型異常,就該儘速就診。因為寶寶的腦容量在一歲時就會擴增三倍,如果空間不夠,問題就會出現了。
如果專業醫師臨床判斷寶寶的確有顱縫早閉的問題,會先安排一個頭骨的電腦斷層掃描。除了前額的顱縫早閉有時效性,其它的顱縫早閉都可以從電腦斷層看得出來。
​因為
額縫在八個月就會癒合,如果在寶寶八個月後才發現,就無法從電腦斷層來診斷,必須由專業的醫師判斷。

世界上顱縫早閉的手術處理方式,可分為單獨由小兒神經外科醫師處理,或是小兒神經外科醫師配上整形外科出生的小兒顱顏外科醫師,這跟不同醫院習慣的合作模式有關。
​
也因此,顱縫早閉的處理可粗分為兩種,一種是做顱縫切除術,一種是將頭骨卸下,再重新塑型。如果是第二種情況,通常需要有整形外科背景的顱顏外科醫師,依據其專業美學的觀點來做頭顱的塑形。
簡單來說,小兒神外醫師顧寶寶的腦,小兒顱顏外科醫師顧寶寶的美觀,以合作模式進行手術,各司其職。

我的寶寶被診斷出顱縫早期癒合,該怎麼處理?

顱顏外科更可調整中臉部

顱顏外科醫師除了頭骨塑型,更可以進行中臉部的手術。
有些顱縫早閉會合併中臉發育不全,造成呼吸道狹窄,將來會需要進行中臉的手術;有些顱縫早閉會合併眼距過寬,而需進行眼距縮小的手術;甚至將來需要進行正顎手術來矯正咬合異常,或是鼻骨調整手術來解決鼻骨歪斜的狀況,這些都是顱顏外科醫師的範疇。

​小傷口內視鏡的顱縫切除術,並非人人適合


「聽說現在顱縫早閉可用小傷口內視鏡的顱縫切除術,我的寶寶適合嗎?」

最近幾年北美開始流行小傷口內視鏡的顱縫切除術,術後配合塑形頭盔使用,可以省去做大手術的風險。
傳統顱縫早期癒合的開法,為了達到腦部擴張以及外型美觀的效果,必須將頭骨卸下,然後再重新組裝。但因為手術中失血較多,手術的風險自然無法避免。
小傷口內視鏡的顱縫切除術雖然傷口小,失血少,但並不是每一個顱縫早閉的寶寶都適合使用。
顱縫切除術要達到避免頭型歪斜的狀況越來越嚴重,必須要很早就要手術,通常都是在寶寶2-4個月時進行手術。當然,就算是小傷口手術也並非沒有風險,尤其時傷口小,雖然有內視鏡幫忙也不一定容易處理,需要特殊器械,也可能會有流血的風險。當然術後必須配戴塑形頭盔才有效果,需要戴到1歲左右,通常要換2-3頂的頭盔。塑形頭盔皆為自費,量身配戴。
另外,並非每一種顱縫早閉都適合,通常矢狀顱縫早閉,前後徑很長的船型頭最為適合,其他種顱縫早閉尤其是單側冠狀顱縫早閉,效果最差。
但是如果可以早期發現頭型異常,診斷出顱縫過早癒合,可以諮詢專業醫師,是否可以進行內視鏡顱縫切除手術,至少有選擇的機會。
​

一定要開刀嗎?
「如果我選擇不讓寶寶開刀,寶寶的頭型會不會越來越異常?」

這個問題,目前沒有確切的答案。因為要收集沒有接受手術,並且有完整頭型紀錄並不容易。
加拿大多倫多病童醫院有尚未發表的研究針對30名沒有手術的患者做長期追蹤,發現頭型會維持在同一個樣子。
​
但是在臨床上,也的確有越來越糟的,也有從一條顱縫變成兩條到三條顱縫早閉的。
​

顱縫早期癒合,到底該不該開刀?


要問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顱縫的功能以及正常癒合時間:

頭骨上的縫隙,目的是讓寶寶從產道經過時可以受到擠壓,另一個目的,就是讓腦可以快速的生長。

腦容量在寶寶一歲時會成長3倍,兩歲時接近成人的8成,三歲時的腦容量約是成人的9成,這些頭骨上的顱縫,除了前額的額縫在八個月就癒合了以外,其他的顱縫,理論上在成年時才會完全癒合。所以顱縫早期癒合,對於腦的發育會有不定程度的影響,但是這種影響是很難定量的。

有些寶寶的前囟門過早癒合,會讓人擔心是否有顱縫早閉。不過這不一定有相關,還是要找專家協助。

顱縫早期癒合對寶寶的影響

到底顱縫早期癒合,對我的寶寶到底有什麼影響呢?
顱縫早閉主要有可能會有以下幾個問題:

1.腦壓增高;
 2.頭型異常;
3.眼框骨受到影響可能會連帶影響到眼球肌肉的功能造成斜視;
4.外觀的問題造成將來社會心理的壓力;
5.如果伴隨中臉發育不良,會有呼吸道的問題。

一定要開刀嗎?

「我不在乎寶寶的外觀,那有需要開這刀嗎?」很多家長會這樣問。
理論上,一條顱縫早閉造成腦壓增高的機率約是17%,兩條以上顱縫早閉造成腦壓增高的機會約是47%。
腦壓增高會有生命的危險,是必須要去處理的
,但是如果腦壓沒有增高呢?
其實要由嬰兒的頭骨去監測腦壓本來就是相當困難的,目前有幾種沒有侵入性的檢查像是神外醫師臨床判斷,腦部超音波的檢查,或是眼底鏡的檢查。
​這些都是需要專業的醫師協助,不可能在家自行監測的。

包括腦的發育,寶寶發展的問題,甚至腦壓是否有影響到腦部,基本上,沒有進行手術,都沒辦法預測或保證將來對寶寶會有什麼影響。


顱縫早閉手術與智力發展


「我看有文章說,顱縫早閉一歲前跟一歲後開刀,智力影響很大?」
​最近幾年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顱縫早閉的頭型異常跟寶寶智能的發展「可能是有相關的」,而且進行顱縫早閉的手術可以改善寶寶的智力與學習能力。

這些研究都是北美與歐洲幾個很大型的醫學中心所發表的,他們回頭去看大量的患者,比較手術時間與智力測驗的結果。

這裡的「智力」測驗不僅智能,還包括學習的能力,像是閱讀、行為,或是學業成績都拿來比較,發現以最常見的矢狀顱縫早閉而言,一歲前與一歲後開刀,智力成績有統計上的差異;甚至最近的研究顯示,如果能在更早就進行顱骨的擴大手術,智力表現會更好。

目前世界上公認的手術時間約是8-12個月,在寶寶比較大,手術麻醉風險較小的時候進行顱骨擴張(後顱部)或是前額塑形(前額部)手術,原因是這時候寶寶的頭骨薄,手術較容易,手術後骨頭的縫隙也比較容易癒合。

至於目前北美流行的內視鏡小傷口顱縫切除術,最佳手術時間約在寶寶2-4個月,必須要早期發現,而且不是每一種顱縫早閉結果都好。

等寶寶長大一點再手術,可以嗎?

「如果我現在決定不手術,等寶寶大一點、在意外表時再手術,可以嗎?」
上面提到,所謂最佳手術時間就是綜合手術風險、手術容易程度、骨頭癒合能力,以及對腦部發育的影響這些因素之後所得出的,
​較晚進行手術,骨骼不易癒合,將來在小學前仍要再次頭骨修補手術,增加手術的次數。
頭骨的發育不僅是在擴大、增加容積,同時也會增加厚度,臉部跟腦部的交界有一些「腔室」也是後來才發育出來的。所以,越晚開刀,手術越困難,而且手術併發症越多,頭骨流血的量不容小覷,這些「腔室」也容易造成感染。
​因此年紀越大,越難手術。如果成長到十歲以後,為了「外觀」才進行手術,可能就會建議您「三思」。


盧亭辰醫師。林口長庚醫院助理教授。
​兒童整形外科。小兒顱顏外科

顱縫早閉、頭型異常、小兒顱顏、唇顎裂

Line@ 加為好友
圖片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
  • 首頁
  • 簡介
  • 頭型異常
    • 如何睡出理想的頭型?
    • 姿勢性頭型異常 >
      • 寶寶頭型怪怪的, 是顱縫早閉症嗎?
    • 被診斷出顱縫早閉症, 該怎麼處理?
    • 顱縫早閉症造成的腦壓上升
    • 顱縫早閉造成的小腦扁桃體脫垂
    • 矢狀顱縫早閉 >
      • 矢狀顱縫早閉症最新治療指引(2021)
      • 非典型矢狀顱縫早閉治療指引
      • 矢狀顱縫早閉 案例分享
    • 單側冠狀顱縫早閉 >
      • 單側冠狀顱縫早閉最新治療指引
      • 單側冠狀顱縫早閉 家屬分享
    • 額狀顱縫早閉 >
      • 額縫早閉最新治療指引
      • 輕度額縫顱縫早閉
    • 人字縫顱縫早閉
    • 雙側冠狀顱縫早閉
    • 多條顱縫早閉 >
      • 亞伯氏症候群Apert Syndrome
      • 案例分享 小檸檬的故事(新聞)
      • 顱縫早閉 案例分享
    • 2022顱縫早閉治療指引
  • 唇腭裂
    • 產前超音波發現唇腭裂
    • 唇腭裂寶寶, 該做些什麼檢查?
    • 唇腭裂寶寶專用奶瓶資訊
    • 一期的唇裂手術 >
      • 長庚唇裂手術的演進
      • 唇裂術後護理照顧
    • 周歲的腭裂手術 >
      • 中耳積水及聽力問題
      • 顎裂手術後護理
    • 隱性顎裂
    • 唇腭裂寶寶的聽與說
    • 語音矯正手術
    • 十歲的牙齦植骨手術 >
      • 牙床植骨術後照顧
    • 正顎手術 >
      • 正顎手術併發症
      • 正顎手術 術後衛教
    • 二期唇鼻美容手術 >
      • 唇鼻整修手術術後照顧
    • 其他相關手術
    • 殘障手冊, 重大傷病, 罕見疾病??
    • 我的唇顎裂寶寶將來需要正顎手術嗎?
    • 唇顎裂寶寶牙齒的健保補助
  • 其他顱顏疾病
    • 皮爾羅賓症候群
    • 半邊小臉症(巨口症)
    • 眼距過寬症候群
    • 漸行性半臉萎縮症Parry-Romberg disease
  • 醫生介紹
  • 聯絡方式及掛號
  • 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