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庚兒童整形顱顏外科 盧亭辰醫師
  • 首頁
  • 簡介
  • 頭型異常
    • 如何睡出理想的頭型?
    • 姿勢性頭型異常 >
      • 寶寶頭型怪怪的, 是顱縫早閉症嗎?
    • 被診斷出顱縫早閉症, 該怎麼處理?
    • 顱縫早閉症造成的腦壓上升
    • 顱縫早閉造成的小腦扁桃體脫垂
    • 矢狀顱縫早閉 >
      • 矢狀顱縫早閉症最新治療指引(2021)
      • 非典型矢狀顱縫早閉治療指引
      • 矢狀顱縫早閉 案例分享
    • 單側冠狀顱縫早閉 >
      • 單側冠狀顱縫早閉最新治療指引
      • 單側冠狀顱縫早閉 家屬分享
    • 額狀顱縫早閉 >
      • 額縫早閉最新治療指引
      • 輕度額縫顱縫早閉
    • 人字縫顱縫早閉
    • 雙側冠狀顱縫早閉
    • 多條顱縫早閉 >
      • 亞伯氏症候群Apert Syndrome
      • 案例分享 小檸檬的故事(新聞)
      • 顱縫早閉 案例分享
    • 2022顱縫早閉治療指引
  • 唇腭裂
    • 產前超音波發現唇腭裂
    • 唇腭裂寶寶, 該做些什麼檢查?
    • 唇腭裂寶寶專用奶瓶資訊
    • 一期的唇裂手術 >
      • 長庚唇裂手術的演進
      • 唇裂術後護理照顧
    • 周歲的腭裂手術 >
      • 中耳積水及聽力問題
      • 顎裂手術後護理
    • 隱性顎裂
    • 唇腭裂寶寶的聽與說
    • 語音矯正手術
    • 十歲的牙齦植骨手術 >
      • 牙床植骨術後照顧
    • 正顎手術 >
      • 正顎手術併發症
      • 正顎手術 術後衛教
    • 二期唇鼻美容手術 >
      • 唇鼻整修手術術後照顧
    • 其他相關手術
    • 殘障手冊, 重大傷病, 罕見疾病??
    • 我的唇顎裂寶寶將來需要正顎手術嗎?
    • 唇顎裂寶寶牙齒的健保補助
  • 其他顱顏疾病
    • 皮爾羅賓症候群
    • 半邊小臉症(巨口症)
    • 眼距過寬症候群
    • 漸行性半臉萎縮症Parry-Romberg disease
  • 醫生介紹
  • 聯絡方式及掛號
  • 部落格

「出道」 羅慧夫基金會2017年會暨頒獎典禮 11/19

11/22/2017

0 評論

 
今年第一次參加羅慧夫基金會的年會活動, 雖然北部天氣已經進入陰雨綿綿, 大家熱情仍在
其實我開始做唇顎裂手術已經很多年了, 基金會的活動曾經參加過花蓮的義診活動, 2011年柬埔寨的義診, 以及2016年新疆的義診. 除此之外, 從來沒有正式的跟台灣的患者家屬見面.

到底是為什麼一直都不想「出道」呢?我想,主要是醫院的工作已經夠煩忙了, 要跟著陳國鼎醫師手術, 其他的日子還必須要做學術研究,寫研究計畫.  當然, 也因為我自己是一個媽媽, 女醫師所扮演的角色太多, 所以寧願隱身在幕後. 而且檯面上的唇顎裂大師太有名了, 也輪不到自己出場. 我想這是一個主要的原因吧. 

也許有人也想知道為什麼我會選擇做「唇顎裂手術」?這在整形外科的範疇裡面是最著名的「不賺錢」手術. 不過我當初選做這類手術, 就是因為想去做「義診」. 大學時候參加超過十次以上, 已過世的林杰樑教授所主辦的醫療服務隊讓我一直想持續過這類工作, 我北醫直屬學長「宋睿祥」也是台灣第一個無國界醫師. 雖然後來走了整形外科, 無法去做無國界醫師, 不過我也了解到, 身為一個外科醫師, 最重要的還是把手術給開好. 尤其是小兒的手術, 一次手術, 影響很深遠. 
​
女醫師雖然大多沒有男醫師的企圖心, 但是優點也是沒有企圖心. 我一直都樂於當一個學生(因為有一個好老師)雖然生活並不自由, 老師沒有請假也不能隨便請假, 但是工作還是很開心, 因為是在做自己喜歡的事. 

不過人生到了一個年紀, 挑戰忽然接踵而來. 第一是親人生病, 生活出了一些轉變. 第二是出國做臨床代訓醫師. 這個小兒顱顏外科的臨床學習並不容易, 因為我是其中唯一非英語系國家的代訓醫生, 英文能力跟英語系國家的人不能比, 尤其做臨床工作每天都要跟病人聊天, 還要在指導老師的監視下開刀, 一舉一動都被指導. 那時覺得, 平常我們在台灣的生活真的是太愜意了. 在加拿大多倫多病童醫院不僅是工作內容很有挑戰, 全都是新的東西, 也因為常常被指導醫師念, 心理上的負擔非常大. 

當時也多虧眾人的鼓勵, 家人的幫忙, 所以順利完成了訓練, 甚至到最後要離開時, 指導醫師還說,"如果你需要推薦函, 找我來寫“

沒想到一個一個挑戰克服了, 就在訓練完成準備回台灣時, 我老師居然告訴我說, 他要離開長庚醫院了. 知道這消息的一個禮拜, 我在從多倫多病童醫院回家的地鐵上, 幾乎都在流淚.  

沒有準備「出道」, 因為我一直都覺得可能是再十年後, 就像當年羅慧夫院長離開我老師的時機一樣. 

「也許危機就是轉機」, 這麼樂觀地想者. 




圖片
0 評論

您的評論將在核准後發佈。


發表回覆。

    作者

    一位女整形外科醫師, 以小兒顱顏手術為職志。

    類別

    全部
    加拿大進修
    受邀演講
    向大師學習
    唇顎裂相關
    寶寶的故事
    心情分享
    新聞報導
    醫療新知

    封存檔

    十二月 2022
    九月 2022
    一月 2022
    十一月 2021
    二月 2021
    四月 2020
    十月 2019
    八月 2019
    五月 2019
    四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一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八月 2018
    五月 2018
    四月 2018
    二月 2018
    一月 2018
    十二月 2017
    十一月 2017
    十月 2017
    九月 2017

    RSS 訂閱

盧亭辰醫師。林口長庚醫院助理教授。
​兒童整形外科。小兒顱顏外科

顱縫早閉、頭型異常、小兒顱顏、唇顎裂

Line@ 加為好友
圖片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
  • 首頁
  • 簡介
  • 頭型異常
    • 如何睡出理想的頭型?
    • 姿勢性頭型異常 >
      • 寶寶頭型怪怪的, 是顱縫早閉症嗎?
    • 被診斷出顱縫早閉症, 該怎麼處理?
    • 顱縫早閉症造成的腦壓上升
    • 顱縫早閉造成的小腦扁桃體脫垂
    • 矢狀顱縫早閉 >
      • 矢狀顱縫早閉症最新治療指引(2021)
      • 非典型矢狀顱縫早閉治療指引
      • 矢狀顱縫早閉 案例分享
    • 單側冠狀顱縫早閉 >
      • 單側冠狀顱縫早閉最新治療指引
      • 單側冠狀顱縫早閉 家屬分享
    • 額狀顱縫早閉 >
      • 額縫早閉最新治療指引
      • 輕度額縫顱縫早閉
    • 人字縫顱縫早閉
    • 雙側冠狀顱縫早閉
    • 多條顱縫早閉 >
      • 亞伯氏症候群Apert Syndrome
      • 案例分享 小檸檬的故事(新聞)
      • 顱縫早閉 案例分享
    • 2022顱縫早閉治療指引
  • 唇腭裂
    • 產前超音波發現唇腭裂
    • 唇腭裂寶寶, 該做些什麼檢查?
    • 唇腭裂寶寶專用奶瓶資訊
    • 一期的唇裂手術 >
      • 長庚唇裂手術的演進
      • 唇裂術後護理照顧
    • 周歲的腭裂手術 >
      • 中耳積水及聽力問題
      • 顎裂手術後護理
    • 隱性顎裂
    • 唇腭裂寶寶的聽與說
    • 語音矯正手術
    • 十歲的牙齦植骨手術 >
      • 牙床植骨術後照顧
    • 正顎手術 >
      • 正顎手術併發症
      • 正顎手術 術後衛教
    • 二期唇鼻美容手術 >
      • 唇鼻整修手術術後照顧
    • 其他相關手術
    • 殘障手冊, 重大傷病, 罕見疾病??
    • 我的唇顎裂寶寶將來需要正顎手術嗎?
    • 唇顎裂寶寶牙齒的健保補助
  • 其他顱顏疾病
    • 皮爾羅賓症候群
    • 半邊小臉症(巨口症)
    • 眼距過寬症候群
    • 漸行性半臉萎縮症Parry-Romberg disease
  • 醫生介紹
  • 聯絡方式及掛號
  • 部落格